恒生銀行
恒生銀行位于香港島中環(huán)德輔道中83號,根據恒生官方網頁的說法,是取“永恒生長”之意,最初設于銀號錢莊林立的上環(huán)永樂街70號一幢舊建筑物內,面積只有800平方米,恒生主要客戶是市民大眾以及中小型企業(yè)。 恒生銀行有限公司(港交所:0011,OTCBB:HSNGY,Hang Seng Bank Limited)于1933年3月3日,由林炳炎、何善衡、梁植偉、盛春霖及何添創(chuàng)立,是一間以香港及中國大陸業(yè)務為重點的銀行,是匯豐集團成員之一。截至2009年6月12日,恒生的總市值達2141億港元,以市值計,是香港最大的本地注冊上市銀行。長遠的目標是成為大中華區(qū)具領導地位之區(qū)域銀行,重心是華南及長江三角洲一帶。
香港的恒生銀行總行位于香港島中環(huán)德輔道中83號(該大廈前身是1988年元旦清拆的中環(huán)消防局)。香港設有82間分行(包括總行、優(yōu)越及優(yōu)進理財中心),以及港鐵站辦事處、自助理財中心及自動柜員機等,合共逾210個服務網點。其中,于每個港鐵車站均設有自動柜員機,柜員機和匯豐銀行聯網,名為“易通財”(ETC),但現在已經較少使用其中文名稱。恒生銀行在澳門設有1間分行,在中國大陸設有34個業(yè)務據點,包括11間分行(位于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廣州、東莞、深圳、福州、南京、寧波及昆明)、23 間支行(9 間在上海、5 間在廣州、4 間在深圳、3 間在北京、1 間在南京及1 間在東莞),而在臺北亦設有辦事處。
恒生控股權易手:1965年1月,香港爆發(fā)了有史以來第一次大型的銀行危機。事緣在1月23日,明德銀號發(fā)出的約值700萬港元的美元支票遭拒付。消息傳出后,許多存戶紛紛擁至提取現金,由于銀號一時間無法支付數額龐大的提款,最后1月27日,香港政府正式接管明德銀號。其后,擠提蔓延至其他華資銀行,如廣東信托銀行、恒生銀行、廣安銀行、道亨銀行、永隆銀行等等。經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及渣打銀行聲明對香港的華資銀行作出無限量支持,加上港府采取多項措施,至2月10日,風波暫告平息。但事件并未就此完結。直到3月,仍有部分報紙刊登了一些沒有根據、中傷本地銀行的流言,恒生是其中之一。期間,大客戶悄悄地取消帳戶;至4月初,擠提再次爆發(fā),恒生銀行更是首當其沖。
最先出事的是香港仔分行。當時大批客戶涌至提取存款,身為總經理的何添勸告不要急于提款。個別二、三十萬港元的大客戶如警司韓森,要求何添簽名擔保才停止提款。在總行,提款的人潮更伸延至皇后像廣場的香港會所。匯豐再次表明支持恒生銀行,并委派職員駐守恒生總行大堂,以證明有足夠的現金供應,一疊疊的鈔票遍布大堂的各個角落。但是,情況并未有改善的跡象。4月5日,恒生銀行一日之內失去了8,000萬港元存款,占銀行存款總額的六分之一,至4月上旬共失去了2億港元。